全球产业链上的中国制造:少一个零部件都没法生产,疫情后将发生两大变化 ?

中国企业家杂志
2020-02-25

全球产业链上的中国制造:少一个零部件都没法生产,疫情后将发生两大变化

压力,巨大的压力。


作为探路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静觉得自己抗压能力还是挺强的,她曾4次登顶珠峰、10次登顶8000米以上的雪山、142天完成7+2打破世界纪录、多次遇到过生死。但在当下,她依然感到压力不小。


疫情之下,探路者1000多家门店中有80%~90%暂停营业。原本是服装销售旺季的春节,探路者的线下销售几乎停滞。“这对行业的销售影响巨大。”王静说。


2月15日,京山轻机董事长李健召集旗下子公司的管理层开了好几个在线会议。这家总部位于湖北的上市公司拥有智能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业务,集团还涉足农业板块。


李健想摸清楚这次疫情对所有子公司和它们所处行业到底会有什么影响。一轮会开完之后,李健要求子公司负责人把今年的预算、增长目标等再做一遍讨论。如果有些业务板块有重大影响,管理层要提出应对策略,“要不要收缩开支、要不要调整人数等,这些都必须要在2月之内完成”。


“压力是很大啊。”小牛电动CEO李彦在2月初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坦言,他算了一下,过年前一周很多公司就基本进入到了放假状态,到现在过去了一个多月,“基本上整个2月的收入都会有影响”,但是人员工资、店铺租金、费用等等还在产生。


当时的中国制造业看起来确实阴云笼罩。2月2日,《中国企业家》对全国1002家企业进行调研,数据显示,调研对象认为此次疫情受冲击最大的领域集中在制造业和线下消费等实体经济。其中21.7%的受访企业认为制造业在此次疫情中损失巨大,占比最高。


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层层深入:先是物流受阻,销售停滞,订单延迟;再是产业链相互影响,零部件供应中断,生产难以为继;再加上工人返岗之路困难重重,复工复产进度缓慢。制造业的恢复,需要全国一盘棋的努力。


但从2月中旬开始,“复产复工”与“疫情防控”一起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各省复工率数据不断刷新,制造业等各行业重新恢复运转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在2月24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钢铁企业复工率为67.4%,有色金属企业复工率为86.3%。铁路装车数已恢复到节前正常水平的95%左右。


李彦感觉,大的风向完全不同了。在2月初他还觉得产业链的全面启动遥遥无期,但最近的明显感受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两手都要硬”。


重启产业链


面对疫情后的市场,李健喜忧参半。


京山轻机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务板块,“所有的智能设备需求非常旺盛”,李健对今年业务也比较看好,并且在苏州、惠州等地的工厂陆续开工。农业板块的国宝桥米公司,为了保证武汉地区的粮油供应,从1月27日就已经复工,销售同比还有上涨。


让李健着急的是汽车零部件业务。


京山轻机铸造公司生产的卡钳体、转向节、泵体泵盖等产品客户是博世、大陆等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客户早就复产,如果京山轻机迟迟不能供货,影响的将是一整条供应链,客户的产品也很难顺利下线,这其中包括了负压救护车等所需的零部件。


有客户专门给京山防疫指挥部发函,要求京山轻机发货,得到指挥部特批。但随后另一个难题出现,因为湖北是疫情重灾区,全省都采取了封闭道路的措施,省外一些地方也不让湖北牌照的汽车通行,而这批货物的目的地是山东青岛。


货物可以从京山出去,但会不会无法进入到河南和山东境内?李健拿不准,他试着请青岛防疫指挥部发个文,看看能不能拿着这个文当“通行证”。


物流成为产业链的“堵点”之一。货物运不出去,原料也运不进来,“就算我们单独复工了,干两周之后,还是得停,所谓的复工不可能是一条产业链上的一家企业复工”。


到2月17日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宗申集团只有一小部分位于广州的工厂开始生产,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的工厂则计划于2月下旬复产,而宗申整体产业链上下游90%公司还没有复工。


“复工不是一个企业复工就可以,上下游不复工,我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宗申集团副总裁巩书凯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至少上下游产业链达到60%复工率,产业才能转起来。龙头企业尤其要动起来。”


三一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向文波也持有相同观点。资料显示,三一在湖北的配套企业有40多家。“现在的生产体系是全球体系,任何一个企业链条断了,少一个零部件都没办法把一台机器生产出来。全面复工还有待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恢复正常,没有大环境支持,小环境还是很难。”向文波说。


各地政府部门也在加速打通制造业产业链。2月23日《新闻联播》报道,在重庆两江新区,抽调200多名机关干部和国企干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一对一”服务。产业链上的企业申请复工不再需要跟多个部门打交道,有问题只需找一个人。


而在江苏昆山,围绕产业龙头公司,昆山市工信局梳理出产业链“树状图”,不仅仅解决龙头企业难题,同时帮助产业链上公司解决复产复工难题。


力保订单


2月3日,上海乔佩斯时装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敏接到松江区有关部门的通知,需要大量的医用隔离衣。填写了6张表格之后,乔佩斯在2月9日紧急复工生产隔离衣。


之后只用了两天,乔佩斯就拿到了上海市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到2月16日时,这家员工到岗率50%的公司日产隔离服达到2000件。


乔佩斯的主营业务是中高端时装OEM生产,主要客户在海外。这次疫情开始后,海外一些客户“趁机”取消了中国的订单,转移给东南亚。金敏问过上游面料企业,发现他们2、3月份的面料订单已经全部移到了东南亚国家。


金敏想到的自救方式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以这次获得的医疗器械生产资质为起点,在这一领域探索生产;另一条是在疫情稳定后去日本等国家开辟新市场。


国际订单受到影响的企业不胜枚举。一位企业负责人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公司在国外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项目要交付,但如今最后一期安装调试人员出不去,“我们很着急”。他们尝试让员工从上海或者昆明飞到国外,但发现严控之下哪里都很难出去,只能想办法用远程指导海外员工解决,原本计划年后开始交货的海外订单也处在暂停状态。


三一重工在海外的订单虽然“没受多大影响”,但因为物流上遇到难题,交货上也出现障碍。不久前,三一重工十几台搅拌车运往东部一个港口就被劝返回来,公路遇到障碍,三一就想办法用铁路甚至航运运输。但是到了国外,有的国家要对来自中国的产品严格检疫,有的国家甚至提出要在码头停留14天才允许办清关手续。


“除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措施,航班取消这些都不是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等到社会经济活动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向文波说。


相比之下,李健对汽车零部件订单的处境显得有些焦虑。作为二级供应商,他跟客户沟通过眼下处境,“目前客户也大都比较宽容”,但如果无限度地拖下去,客户采购计划发生变化,将有可能对汽车零部件的销售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前李彦的主要精力之一,是尽快让门店开业服务客户。为了解决疫情期间的销售问题,2月20日开始,小牛电动推出“0接触云购车”服务。用户通过微信扫描活动二维码或点击小牛电动官网——体验与服务——查询体验店,获取周边小牛电动体验店的联系方式,添加微信即可享受一对一在线咨询、视频看车、在线下单以及免费配送等服务。


员工抢夺战


除了产业链重启和保订单之外,提高一线工人的返岗率也成为制造业的迫切需求。


春节前,位于广东顺德的格兰仕集团包车把员工送回各地过年,按照原计划过完年后再包车接回来,这是格兰仕坚持了很多年的传统。但疫情暴发后,不少回广西老家的员工却被困在了村里。


为了确保安全和更快速接回员工复工,格兰仕想到了包机。他们先是包车在村子集合点将员工运到南宁吴圩机场,包机运往广州,再用大巴车把工人运回顺德。


2月21日,格兰仕的第一架包机接回了160余名员工。2月25日还有第二架包机,后续还将视员工的情况再安排。通过包机和多达100趟专车,截至2月18日格兰仕顺德总部返岗率已超过80%,在未来一两周内有望达到100%。


格兰仕集团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原定的战略计划和目标不会因为疫情而调整,还在全速推进。格兰仕今年计划再招聘一万人,一部分满足原来白电产业的需求,另一部分则为芯片等项目服务。网络招聘已于春节前开始,工程师的招聘也将在3月启动。


“今年少了一两周的时间,我们会通过提升效率和大家努力抢回来。整体还是很乐观。”格兰仕集团企划部部长游丽敏表示。


海南航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从2月19日推出返岗包机产品,两日内就接到咨询200余次。截至2月21日中午,东方航空共收到81个国内外航班包机、超过1.1万人的出行需求意向。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2月22日报道,民航总局已经执行复工包机航班50多架次。


另据《工人日报》消息,自2月16日起,国铁集团已组织开行务工专列29列和包车厢136辆次,运送3万多人,近日再安排务工专列73列和包车厢155辆次。


而在2月23日复工专列抵达浙江温州后,温州市长率企业代表在车厢门口迎接复工工人归来。


郑州富士康希望2月底恢复中国大陆50%产能、3月恢复80%产能,并在2月16日发出返岗激励通知,符合要求的员工返岗可获得3000元,此后又将奖励提升至5250元。2月22日,又曝出符合要求的新员工入职3个月可以获得7000元奖励。


而李健对今年人才市场表示乐观,“我相信今年人才肯定很好招,而且流失率肯定会显著下降。”


机遇与反弹


疫情过后,制造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一些行业会强劲反弹,二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大大加快。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口罩大面积断货,口罩机也一机难求。京山轻机全资子公司很快就研发制造出了口罩设备产线并已获得订单,既满足防疫需求,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进入到医用设备市场。李健同时投资了一家康复机器人公司。他对此的判断是,这次疫情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带来很大改变,日常戴口罩的人未来将会变多,对相关产品的需求也会上升。


“疫情过后,工程机械一定属于爆炸性反弹的行业。”向文波说,他的逻辑是工程机械的需求可能会延后,但不会消失。


到2月20日,三一在国内17个生产园区均已复工,近10亿订单装车发货,同时16000余名员工重回工作岗位,整体复工率超70%。


在合众新能源总裁张勇看来,“汽车产业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国家支柱产业,并带动多种相关产业,不是一次疫情能够轻易拖垮的。”新造车公司们应该采取筹措资金、削减开支、稳中求进、营销创新与持续的技术和产品投入来面对挑战。


已经布局了两条自动化发动机产线的宗申集团看到的则是自动化的潜力,其背后的忽米网目前为止为100家企业制定了行业解决方案。在巩书凯看来,中国工厂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非常低,经营者没有认识到自动化的重要性,对于初期投入的动力和意识也不足,而这次疫情将会推动工业自动化转型的进程。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介绍,联想集团在2013年就启动了以数据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转型,形成了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化技术和管理体系,并在合肥、武汉和深圳三地智能制造的“铁三角”中充分应用。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希望,借助于这次疫情让很多企业真正走向数字化和走向智能化的这条路。至于疫情过后会有哪些企业和行业会快速反弹,她的观点是,这次疫情是面向数字化、面向未来和面向智能化的一个转型契机,“那些与数字化、与人工智能、与我们讲的共生和协同模式发展的企业,应该是恢复和快速弹回比较快的企业”。


好消息是,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人社部等已密集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无论是金融的力度,流动性支持和贷款支持,还是财政的税费支持,海关的出口支持,商业部门的物流支持等。”2月22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全球副总裁朱民在一场在线演讲中表示,“下一步,政策的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朱民用了一系列数据说明,此次疫情对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今年的经济社会任务,“需要一个强劲的反弹,反弹是必然的,我们需要的是强劲的反弹,所以需要10倍的努力来推动反弹”。

相关文章推荐
驼驮维保平台售后维修与互联网机遇线下交流会圆满结束
2020年9月26日下午,由驼驮维保平台主办的主题为“接单更容易,收入有保障”的售后维修与互联网机遇线下交流会在东莞大岭山拓斯达总部成功举办。来自东莞区域的全品类工业设备售后维修师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通过自身能力提升、明确职业规划发展方向等方式快速提升收入。    现场合照   在交流会现场,首先由驼驮科技CEO张建先生发表开场致辞并围绕工业制造企业售后市场未来方向进行了主题演讲。张建先生曾任职于Alibaba北方大区后台总经理,拥有十多年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深耕背景。   驼驮科技CEO张建   张建先生从当前工业制造企业售后市场进行场景切入,指出当前工业制造企业售后面临成本上升、订单不稳定、竞争加剧、资金压力大等困境,同时存在价格不透明、服务不规范、验收无标准的售后乱像。在互联网爆发的时代,滴滴、货拉拉等应用的诞生已经改变甚至培养了众多用户的使用习惯,对工业制造业而言也是新的机遇。如今,互联网正在重塑传统行业。   交流会现场   目前,驼驮科技以工业设备售后维保为核心业务场景,采用互联网+售后服务的模式,推出工业售后服务平台“驼驮维保”,通过和全国维保技术团队/工程师通力合作与管理软件服务,采用系统精准匹配维保需求服务,快速解决售后问题,为制造企业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设备售后维保平台服务。    交流会现场   接着,驼驮科技COO相新风先生在会上给大家分享了如何顺应变化,占领先机接到更多订单的技巧。相新风先生曾历任Alibaba国际事业部北方大区副总经理、中西部大区副总经理,在B2B领域有着深厚的商业组织建设、销售体系打造经验。相新风先生指出,当前自有订单开发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点:即客户关系难维系、单个客户价值低、结算困难。并针对存在的这三个问题,一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讲解,为现场的服务商们解决了在平台接单存在的疑惑。    驼驮科技COO相新风   同时,相新风先生还着重讲解了驼驮维保售后二维码的重要性。售后码是驼驮维保推出的服务商工具,可以有效解决订单回流问题。通过APP扫码即可实现服务商与指定设备的一对一绑定,一码直连客户设备,一键实现二次售后服务呼叫,可帮助服务商抢先占领维修机会。     另外,在本次交流会上还对新版驼驮服务商APP新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服务商对APP的操作使用与功能运用有更加清晰、充分的了解。最后还对驼驮维保平台当前的大客户项目业务及服务商的合作方式进行了介绍,旨在吸引更多服务商加入,与驼驮共赢未来!   线上直播场景   本次交流会采取了线下+线上的方式,除了现场的交流,还通过在微信群、抖音进行直播,在线上与大家共同探讨,获得了众多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驼驮科技
2023-07-04
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正式成立
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正式成立
9月5日下午,2020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发布成立了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起,联合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专家和企业家,共同组建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推进联合体,是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引领性的工业互联网行业推进组织。当前,工业互联网正处在高速发展的窗口期,成立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既是加速实施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繁荣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的有力保障。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旨在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顶层设计与生态建设,发挥战略智库、行业推动、协同创新的作用,支撑政府决策、赋能企业发展、汇聚行业资源、培育产业生态,引导形成跨界协作、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创新体系,为我国工业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汇聚了国内权威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十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企业、工业互联网重点推广方向的先行企业的数十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由黄澄清担任主任委员,秘书处设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正式成立启动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李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潘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主任黄澄清、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旗、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肖雪、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敖志强、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叶菲、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汕共同上台为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揭牌。下一步,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将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的战略研究、标准体系、行业解决方案等关键方向开展工作,面向安全生产、能源、煤炭、医疗、建筑、钢铁、石化、汽车、卫星、工控安全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推广,同时加强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汇聚、共享和价值发掘,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0-09-18
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发布“511”生态伙伴计划
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发布“511”生态伙伴计划
9月10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同时发布“511”生态计划,未来将聚焦工业制造研、产、供、销、服5大环节,携手1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行业解决方案。腾讯云企业业务负责人蔡毅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依赖。同时,在官方政策加持下,工业云底座产品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需求越来越高。三大赛道首次披露: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数字化、工业AI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助手,随着新基建布局的加速,去年腾讯云就发挥自身的产品、技术优势,与生态合作伙伴打造了适用于制造领域的WeMake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夯实核心竞争力,推动数字化升级。具体来说,WeMake为企业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业务流程,并根据不同细分行业的业务特点和应用场景的需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腾讯云的工业能力底座结合行业Know-How,能够快速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在会上,腾讯云还首次完整披露了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方向和实践经验,一是助力区域产业数字化,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数字化能力;二是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品方案;三是推出大数据与AI的工业场景创新方案。数据显示,腾讯云在全国已经落地八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国内云厂商中覆盖范围最广,增速最快,平台依托腾讯云的技术积累和解决方案能力,构建了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具有行业属性的业务和能力,打通从“生产第一线”到“企业决策者”的全链条通路。同时,通过聚合腾讯工业互联网领域生态企业及优质合作资源,地方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将助力各地市加快打造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制造业转型服务能力,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腾讯云在满足企业内部集约化管理服务需求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后市场智慧化运营解决方案。今年4月,腾讯云就助力玲珑轮胎搭建智慧营销云平台,通过平台信息收集、触达、链接等能力,实现上下游订单、库存、服务数字一体化,更高效地触达用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玲珑轮胎搭建智慧工业后市场云平台。目前智慧营销云平台已经覆盖玲珑轮胎全国300家核心经销商,加盟门店达到15000家,销量增速超过50%。在工业AI领域,腾讯云打造了从NLP、语音、视觉,到博弈和机器人的全栈AI能力,深入到工业制造领域,面向工业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数字工厂、智能生产管理、设备智能和智慧营销等一整套工业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在空客、商飞和华星光电等企业已经实现成功交付和落地。“511”生态伙伴计划:5大环节、100家合作伙伴、1000个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需要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生态之间进行高效协作和数据连通,才能实现产业的整体提升”,腾讯云智能制造总经理梁定安表示。腾讯云在智能制造领域标杆案例的不断落地,也得益于合作伙伴的支持。在工业互联网场景,腾讯云提供了强大的工业能力底座,构建出面向数据智能、物联网、工业AI、5G、协同办公等中台能力。同时,通过千帆计划、SaaS加速器、青藤大学等资源,与生态伙伴共同打造面向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实用且好用的服务与应用。现场,腾讯云还宣布将打造“强平台,富生态” 的WeMake生态联盟,对外发布“511”生态伙伴计划,聚焦工业制造“研、产、供、销、服”5大环节,携手1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是推进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加持下,腾讯云将与更多生态合作伙伴携手,打造智能制造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0-09-11
工业以太网助力运动控制数字化转型
工业以太网助力运动控制数字化转型
在今天,生活正在发生巨变,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自我个性,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在线学习、消费娱乐,商务洽谈等不同任务。每一种改变的背后都能看到数字化技术的身影,数字化使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数字化解决方案使提高生产柔性与生产力,使未来工业能够提供更多潜能。数字化正在推动工业领域的巨变。数字化是提高竞争力和创造新机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最有效手段。在未来的数十年中数字化将帮助我们在许多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并将继续在各行各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希望通过“十三五”规划来抓住这一机遇,致力于将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依靠以数字化创新来实现自我升级,在全球范围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智能工厂有两个部分组成,一种是装备的智能化,叫做看得见的智能化。比如数控机床、机器人、立体仓库、忙碌而有序的AGV小车。还有一种是看不见的智能化,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流动,把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在数字化升级改造中这两部分是惺惺相惜,相互依托的关系。企业在制定升级方案的时候应统筹规划,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自动化产品比如各种类型的驱动电机来实现设备、流水线的自动化运行,更要注重数据通讯的准确性、低延时、可延伸、便于扩展。随着以太网通信技术的提升,组网价格变得低廉、通信协议兼容性良好、联网技术一体化的工业以太网得到推广。2020年5月29日,工业通讯和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的独立供应商HMSNetworks发布了2020年度全球工业网络市场分析报告。该分析主要针对全球工厂自动化的新安装节点数,估计了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无线的市场份额及发展趋势。该分析报告显示,从新安装节点来看,工业以太网的市场份额增加到64%(去年为59%),而现场总线的市场份额下降到30%(去年为35%),无线技术的市场份额保持在6%不变。工业以太网持续推动工厂的工业互联,全球份额排名前三分别为:EtherNet/IP、PROFINET和EtherCAT。更多精彩内容推荐阅读:>>新发展格局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发展>>未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成熟发展需解决三大难题
驼驮网
2020-09-07
新发展格局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新发展格局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国家把发展数字化制造业作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当前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需全面、辩证地看待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认识和理解当下面临的发展新机遇,聚焦重点问题,采取务实举措,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进一步明确传统制造业的重要地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有利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改造提升已有产业的“机会窗口”,需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深入推进工业化进程。其中,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我国工业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第一,工业化发展仍然需要传统制造业贡献力量。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42.5%下降至2018年的36.1%;就业比重已从2015年的29.3%下降至2018年的27.6%,工业化发展“降速提质”特征明显。在此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从总量层面看,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部门,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分别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91%、6.31%和9.27%,是我国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从效率层面看,传统制造业对整个工业部门效率的提升至今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二,传统制造业在应对冲击中具有特殊的“稳定器”作用。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冲击,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就实现了由负转正,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4.36%,高于GDP增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相较于服务业以及其他制造业部门,传统制造业具有缓冲周期长、抗波动能力强等特征,这使得传统制造业在稳定工业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这一角度看,强有力的传统制造业能够提高经济体抵御罕见冲击的经济韧性,对稳定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第三,传统制造业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也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5G基站、特高压和新型交通轨道建设等依然需要特种钢材、特种水泥以及其他金属制品等高质量传统制造业产品。目前,凸显中高端产品、特种产品需求的新型基础设施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传统制造业也将会进入新的市场开拓阶段。在此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的国内市场仍然具有很大拓展空间,这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会。新发展格局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在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必须加紧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在转型发展的前提下传统制造业面临来自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新挑战。一方面,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难以适应并且精准匹配国内多层次需求的现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市场发育水平也存在差异,使得传统制造业在区域间顺畅转移较为困难。根据当代国际工业化标准,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向内陆转移的压力。虽然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受制于市场发育水平、生态环境约束和区域政策条件等,中西部难以完全承接东部传统制造业的转移。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有更高要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将更大;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传统建筑业等仍具有一定生命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经济激励不强。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制造业需寻找扩展国际市场的新思路。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我国传统制造业产品出口也面临挑战。在供给方面,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渐弱化,劳动生产率、供应链效率等新的比较优势尚在孕育之中,传统制造业如何在国际循环中迈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上游,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需求方面,过去,我国传统制造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与北美,但是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大宗商品市场动荡,这些市场对我国大宗商品的需求有可能出现萎缩。如何寻找替代市场,是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又一重要挑战。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传统制造业需积极探索以增强满足内需能力为主线,同时提升国际大循环地位的转型升级路径。一要增强传统制造业满足国内需求的能力。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持续深入推进,这为传统制造业更好参与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新的机遇。传统制造业需积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切实发力,在与国家战略的有机衔接中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在参与国内大循环的过程中,探索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二要坚持核心技术研发与开拓国际新市场并重,培育制造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传统制造业在基础技术、生产能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明显,需要进一步补齐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发挥优势,谋求发展。特别是要针对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渐弱化的情况,加快培育劳动生产率、供应链效率等方面的新竞争优势。为此,传统制造业需在深耕现有领域的同时,努力向有共同技术基础的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工艺方向转型,积极投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技术研发。与此同时,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的机遇,努力开拓海外新市场。制造业是各类资源要素最集中的领域,因此,制造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门类齐全、行业众多,而且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一环。更多精彩内容推荐阅读:>>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发展>>未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成熟发展需解决三大难题>>2020 ITES深圳工业展启幕——让智造引领产业变革
驼驮网整理
2020-09-07
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发展
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发展
我国工业互联网经过3年起步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加速推进,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效应显著增强。目前,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延伸,标识注册总量已突破54亿,进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业设施已达4000多万台。在近日举行的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近3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应用创新生态持续壮大、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2.1万亿元。目前,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延伸,标识注册总量已突破54亿,进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业设施已达4000多万台。融合应用走深向实“我国工业互联网经过3年起步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加速推进,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形成了战略引擎、规划指导、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推进良性互动的局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刘多说。大会还发布了《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基本实现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有力支撑了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并在融合应用方面不断走深向实。一方面,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潜力逐步释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深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水平快速提升。评估显示,大型企业融合应用普及率为86.1%,中型企业融合应用普及率为68.7%,小型企业融合应用普及率为51.8%。大企业数字化基础较好,应用新模式效益明显,普及率高。中小企业基础较弱,投入成本高,普及率较低。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持续活跃,各类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速落地,工业互联网+金融等特色应用模式加速成型,形成了驱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全新动力。在参与评估的企业中,应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规模化定制4种新模式的占比分别为33.2%、26.8%、14.4%、8.7%。此外,其他应用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比如,5G+工业互联网形成了协同设计、仿真验证、辅助装配等八大典型应用场景,并由巡检、监控等外围环节向生产控制、质量检测等生产内部环节延伸。从区域看,我国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等产业集聚区。同时,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更加紧密,产融结合、产教合作、国际合作热度持续提升,创新中心、示范园区、开源社区等生态载体建设也在加快推进。网络平台加速推进“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快速推进,产业生态不断壮大,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说。据刘多介绍,在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网络建设与改造成效显著,支持能力不断加强。目前,企业外网建设持续加码,网络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高质量外网已覆盖全国374个地级行政区(或直辖市的下辖区),覆盖率达89.7%。企业内网改造加快部署,部分制造企业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成为改造新路径,已建在建项目超过800个。同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以国家顶级节点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成效初显,“东西南北中”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上线运营60个二级节点,覆盖21个省、26个重点行业,接入企业节点超过3000个,标识注册总量突破54亿。东部地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节点建设领先全国。标识应用全面展开,探索出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种特色应用模式。在平台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快速壮大,赋能能力不断增强。据统计,目前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70个,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垂直行业、专业领域、企业平台各具特点,优势互补,多层级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十大双跨平台平均连接设备数量达到80万套,平均工业APP数量超过3500个。平台接入工业设备空间广阔,目前连接工业设备数量占比不到20%,价值占比高达93%。“要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网络基础,健全标识解析体系,增强平台发展硬实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应用,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企业。”肖亚庆说。产业支撑显著增强刘多表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生态加速完善,呈现出优势壮大、新兴领跑、短板追赶的差异化发展态势。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与产业发展稳中有进、逐级突破。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断提升,面向不同行业和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并加快成熟。《报告》认为,工业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快速显现。一是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带动企业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二是促进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为2.13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9.9%。三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领域,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深挖内需潜力的关键领域。调研也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仍面临一些痛点和难点,比如产业支撑能力应用不足;融合应用基础亟待夯实,存在不想用、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区域间、行业间、不同规模企业间发展不均衡问题普遍存在;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不强,资金、人员、数据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对此,要把促进一二三产业和大中小企业跨界融通作为关键手段,推动工业互联网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要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提高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能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制造领域成熟的应用模式向实体经济各领域拓展,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资源和能力共享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数字化转型。“要加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肖亚庆表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确权、流转规则,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同时,深化在标准研制、技术验证、先导应用探索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来源:经济日报)
驼驮网
2020-09-04
恭喜您,询价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