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视科技“三驾马车”:让市场、技术、资本助力中国智造升级

亿欧
2020-03-12

高视科技“三驾马车”:让市场、技术、资本助力中国智造升级

自2月10日起,广东省的制造业企业陆续复工了。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创维集团、大族激光等企业已陆续恢复生产,以确保满足正常的供货需求。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尚未完全恢复的交通,供不应求的防疫物资等因素,都将导致员工返工困难;再加上产业链上下游的供货不足、成本上升,企业的资金链日渐紧张,以及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原本已经备受影响的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再次升级。


“我们的情况其实还好,因为高视是设计研发类的公司,绝大多数研发人员不受办公场地的限制。”高视科技董事长兼CTO姜涌博士介绍道:“而且高视本身在全国几个城市都有布局,协同办公系统的布局也比较完整,工期上或许会有些许延迟,但整体业务是稳步推进的。“


2019年三季度,高视科技获得了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弘信资本及人合资本超过1.2亿元的联合投资,顺利完成B轮及B+轮融资,在日渐冷静的资本市场中表现尤为亮眼。同时,账面上充裕的资金流,也给了高视科技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对抗风险的能力。


对一家基于人工智能,以AI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聚焦工业高端制造领域质量检测环节需求,提供检测、识别、测量、定位以及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高视科技成立和发展的节奏都遵循着助力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目标:智慧牵引、机器替人、品质升级、降本增效。


在姜涌博士看来,采用“机器替人”完成质检环节,价值远不止人工成本的节约。“维持检测质量的稳定性,帮助厂商提升良品率以节省成本,推动厂商整体工艺水平全面提升,对于客户来说是更大的帮助。”


面板产能持续扩张,半导体及电池行业加速投资,高视紧握红利期

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的推动,全球面板产能曾经历一段高速增长的时期,但彼时的供应商多以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主,中国国内面板制造业的产能在全球不足4%,在国际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并没有那么重要。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分工逐渐明确,国产面板的产能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比逐渐提升,从2010年的4%稳步上升至2015年的22%,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产能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在平板显示生产设备上的投资比重不断提升。


也是在2015年,在机器识别领域深耕十余年的姜涌博士,与拥有多年营销及运营管理经验的魏斌及核心技术团队一起,创办高视科技,并从最初的屏质检,逐渐将其技术与解决方延伸到半导体、锂电池、玻璃盖板等获得持续加速投资的产业升级行业领域。


“我们工程师做研发的核心思路聚焦在故障本身,如凹陷、划痕、破损等,和具体在哪个行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当谈及过去两年高视的技术在新场景落地时,姜涌博士说道:“正是因为我们过去在屏检测领域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及超过100亿的海量工业缺陷数据库积累,才使得高视在进入其他行业时具备先发优势。”


回到面板行业,尽管在过去的2019年里,大尺寸LCD面板价格不断下跌,但行业整体产能扩充的节奏并没有慢下来,反而随着AMOLED、OLED、MicroLED、MiniLED等的技术迭代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


根据OLEDDindustry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国内AMOLED领域领域将进入密集投资期,2020年将达到1138亿元。高额的产线投资背后,也预示着对产线设备的投资额度会进一步升级。


据姜涌博士介绍,规模级以上的制造企业,过去在质检领域对于人工需求特别大,但随着客户对于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再加上机器检测能从很大程度上提升质检的效率、稳定性,因此该领域机器替人的需求增速飞快。“不止是屏质检,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有用机器质检的需求,再加上国家在大力提倡机器换人,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推进双重条件下,行业渗透率的增速很快。”


降本增效成硬需求,找准落脚点是关键

机器替人的效率究竟如何体现?以显示面板行业AOI检测应用为例,姜涌博士使用了这样一组数据来说明:


中国大大小小的屏幕每年的出货量约20亿块,而一块屏幕的整个生产流程中至少要被检测8次,人工检测每次时长约为1分钟;而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检测一块屏幕的时长仅为3.5s;


人的漏检率可能达到1%-2%,但机器的漏检率只有0.5%;


而机器可以不分昼夜稳定工作,不会受天气、心情、劳动时长等外界因素影响,但人的行为误差却在10%。


虽然上述数据仅为从业者的估算,但机器替人的确在帮助企业提升制程品质,节省成本。“我们服务的一个屏幕厂商,在制程过程中使用我们的检测设备后,提升了产线良率,每年直接节省了约4750万元的原材料成本。”姜涌博士提到。


也正是因为客户看到了新技术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提升了效益,高视在行业内也积累的良好的口碑。目前,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都是高视的合作伙伴与核心客户。


深入一线,建立数据护城河

“虽然高视也有提供设备集成的能力,但我们的业务定位还是基于底层技术与海量工业检测工艺数据库,为行业终端客户或核心供应链厂商提供基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综合平台解决方案,高视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包括光、机、电、算、软多方面的软硬件Turn-Key解决方案,并委托核心自动化合作伙伴实现涉及设备或系统输出的产品部分。”CFO寇巍将高视科技定义为一家AI机器视觉工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姜涌博士在交流过程中也表达出相似的观点:“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趋势是不会变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技术本身能够通过各种硬件得以实现,但技术与数据才是核心。”


正是因为如此,高视技术团队花费了5年时间,打造了相对成熟的底层算法及光学标准化开发平台,并不断迭代完善。而深入各大厂商的一线生产线,让高视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建立起超过100亿数据元的标准化工业缺陷检测数据库资源。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背后,这些底层技术平台及专有工业数据构成了一道护城河,让高视以检测为支点,撬动更大的市场。


据悉,目前高视针对检测领域的数据平台正不断迭代与完善,通过对海量缺陷检测领域所积累下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出算法模型,也因此具备了技术快速复制和和在不同场景落地应用与迭代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切入的工业检测领域,之前在国内是缺少整体解决方案的,在工业客户需求的一线,不断积累行业Know-How是涉足行业的基本前提。同时,获取行业核心客户的准入与认可,则是一个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很幸运,高视科技先行一步,但未来更需持续面对挑战。”寇巍表示。


团队方面,高视目前拥有包括11位博士,20余位硕士组成的接近150人的研发与技术支持团队,也吸引了来自Google、百度、微软以及三星、佳能、TCL等知名企业的优秀人才,在产品研发和产品规划能力上都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而高视在各个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也吸引了不少实力投资机构及产业合作伙伴的深度支持。


修炼内功,拥抱变化

在2017年获得由同创伟业领投的A轮融资后,2018年年中,高视曾获得顺为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并在一年之后,获得了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弘信资本及人合资本超过1.2亿元的联合投资。在日趋冷静的创投市场,资本的眼光是雪亮且独到的。以小米长江产投为例,这支专注与先进装备和半导体等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基金,之所以选择了高视,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足以说明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融资的逻辑很简单,无非是前期巨大的技术研发需要投入,而实现全面商业化还需进一步等待市场的验证,“高视2017年就达到了盈亏平衡,由工业底层夯实基础并逐步向上构建人工智能综合解决方案平台的商业策略还是相对扎实的,我们期待外部的支持,但首先必须先具备养活自己获取优质业绩实质的能力。”寇巍表示。


但高视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细数高视的发展经历和融资节奏,不难发现公司每一次发展的背后,其实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效助力。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以半导体、消费类电子、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升级推动下的需求红利逐步展现。作为深耕高端工业智能应用领域多年的从业者,高视科技团队也在资本的助力下,积极应对新需求、储备新技术、夯实工业底层数据与开发基础,除了在显示面板行业 深耕外,也及时面向半导体、锂电池(3C及动力电池)、透明玻璃盖板、智能机器视觉标准化硬件等领域提供技术与解决方案,并已经获得了包括华为、小米、ATL等行业标杆客户的商业化批量应用。

高视科技“三驾马车”:让市场、技术、资本助力中国智造升级

高视科技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


高视的案例可以说明,只有市场趋势和风向中,能够快速响应,并且有技术和实力快速拥抱变化的企业,才是未来商业竞争中真正的杀手锏。


“有没有想过要把高视做成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我们是真的想为中国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做些事情,”在此前的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姜涌博士神情恳切的给出了这个答案。


并非妄自菲薄,对于有着航天工业体系的家庭背景,同时拥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并一路走到佳能中国研发中心图像处理专家的姜涌而言,他见过国内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经历过国外顶尖制造业企业,“差距”二字是他最深的体会。


“但从大的趋势上来说,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发展路径不会变,国内也有大量的AI人才和海量的工业数据,加上这么多的工业落地场景,我相信中国在工业智能领域有着很好的起点。”对于可能不确定的未来,姜涌博士依旧保持信心。


“修炼内功。”这四个字是姜涌博士对过去一年的总结。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能结构的调整升级虽需经历阵痛但不得不为,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及全球经济的下行,或将暂时影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核心位置逐步夯实的进程。但对于拥有核心技术及落地场景的高视而言,助力中国智造,机遇必定大于挑战。


正如文章开头所言,对于不受办公地点限制的高视研发人员而言,“宅”在家中的加长版春节并不太会影响工作,陆续复工的工厂也并没有过于拖累项目的进程。


对姜涌博士来说,找到目标方向和要去弥补的空白,便是高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工业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商的典型代表,高视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推荐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发布
10月11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在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据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共4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概念、发展现状、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加快发展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表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未来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发布白皮书的目的是在‘政产学研用’各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提升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会上,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计算中心将围绕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助力武汉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不要盲目地重复建设和盲目地去抢占计算中心这样的基础资源,未来整体的全球经济可能不会迅速走出低谷,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要聚集有限的资源和财力,打造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和生态发展的基础设施。”赵志耘说:人工智能技术仍在不断演进和变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也会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重点工作是解决“自主化”的问题,让关键技术安全、可靠。赵志耘表示,我国已经批复的人工智能试验区有13个,未来还将批复其他的人工智能试验区。选择第一个计算中心开工建设的实验区发布“白皮书”,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将引领未来实验区的建设。9月初,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方案》,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据了解,目前,武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00亿元。
科技日报
2020-10-13
快讯|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在青岛圆满收官
快讯|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在青岛圆满收官
1.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在青岛圆满收官9月23日,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在青岛圆满收官,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在为期一天半的比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派出的七只队伍全部获奖。9月22日,作为2020(第五届)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的重头戏之一,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在青岛拉开帷幕。作为目前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由中国高校发起创立的高端学科竞赛,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以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为赛事发生背景,设立竞赛项目,展开竞赛活动。大赛的目标是通过竞赛加速新一代智慧海洋工程与装备技术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步伐。大赛以“海洋机器人”为核心竞赛内容,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最新信息工程技术在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上的发展普及和应用,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技术特色。2.亚马逊推出新的 Ring 产品,包括迷你家庭监控无人机据外媒报道,在今天的年度硬件盛会中,亚马逊宣布了一系列适用于家庭和汽车的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新 Ring 品牌设备。它推出了 Ring Car Cam,这是一种新的行车记录仪,该公司称可用于 99%的车辆。Ring Always Home Cam,一个微型无人驾驶飞机,可飞过房间监视所有发生的事情;还有一个邮箱传感器,可以在邮件到达时向用户发出警报。3.计算机视觉公司「诠视科技」数千万A轮融资,深创投领投「诠视科技」近期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清科跟投。诠视科技是一家致力于AR/VR领域感知交互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实施的企业。此次A轮融资之后,诠视科技将继续拓展VSLAM底层技术在业界主流芯片平台上的系统集成。4.高德地图上线iPhone版AR驾车导航高德地图近日发布v10.65新版,上线iPhone版AR驾车导航。据官方介绍,高德AR导航已支持iPhone 8 Plus及以上苹果机型与部分高端安卓手机。在更新高德地图至最新版后,用户只需一部手机和一个横屏支架,即可体验AR实景导航。5.Alexa 将很快获得听起来更自然的语音,并会识别多人讲话的时间据外媒报道,今天首次举行的 9 月年度硬件活动期间,亚马逊宣布了其 Alexa 开发人员工具和框架产品组合的更新。这些功能与 Alexa 的一系列新功能同时出现,其中包括 Reading Sidekick,该功能使 Alexa 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读书。同时宣布的还有用于儿童的 Alexa 语音配置文件,它可以自动识别儿童的语音并切换到儿童友好模式,并改进了 Alexa 的会话和家庭监视功能。6.AI企业服务提供商「循环智能」获得1200万美元融资9月24日消息,面向销售场景的AI企业服务提供商「循环智能」获得1200万美元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万物资本、金沙江创投跟投。循环智能CEO陈麒聪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和业务推广。7.Facebook 推出 Dynabench 使 AI 模型更强大Facebook 今天推出了Dynabench,这是一个用于 AI 数据收集和基准测试的平台,它使用人类和模型「循环」创建具有挑战性的测试数据集。Dynabench 利用一种称为动态对抗性数据收集的技术,与当前的基准相比,该模型可以更好地指示模型的质量。素材来源:机器之心、cnBeta、腾讯新闻、网易科技、36氪
驼驮网
2020-09-25
西门子以数字化生态助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
西门子以数字化生态助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
9月15日,西门子以“数字化企业——让工业更进一步”为主题亮相2020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全面展示数字化企业平台的最新进展及应用成果。西门子首次邀请上海上实龙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怀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拓合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融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合作伙伴在西门子展台共同呈现覆盖众多行业的全面数字化能力,共同描绘西门子数字化生态圈。西门子还展示了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老窖股份)和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华兴玻璃)等工业企业的共创成果及成功实践,助力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规模化推广。同时,西门子集中展示了其位于成都的数字化工厂——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SEWC)在产品质量、排产交货、生产效率等工厂运营核心要素上的持续创新。“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新一轮变革,中国制造业作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展现出强劲韧性。”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表示,“西门子根植中国工业百余年,不仅构建了包含工业软、硬件产品组合、云平台和前沿技术等在内的数字化企业平台,也致力于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合作伙伴生态圈,希望借助西门子全面的业务组合和实践能力,与更多的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价值共创,为中国工业进一步迈向智能制造提供新动能。”此次工博会上,西门子进一步展示了从评估、咨询、集成实施到优化服务的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基于强大的技术专业性和行业经验,西门子为身处传统行业寻求数字化机遇的老窖股份规划了完整的智能工厂信息化解决方案,覆盖蓝图规划、架构建设、线路图制定以及自动化数据集成标准、IT基础设施、软件、调度中心、智慧园区等众多维度,帮助其明晰数字化建设的方向和思路。西门子 Advanta也参与其中,成功完成了老窖股份供应链中心指挥调度平台及应用规划管理咨询项目,项目规划跨度5年,涉及子系统超过15个。华兴玻璃是亚洲最大的日用容器玻璃企业,自2018年起,西门子先后为其提供了从评估、咨询,到可落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施与服务。双方希望以华兴玻璃佛山总部基地数字化工厂为样板,逐步实现下属15家工厂窑炉和产线的数字化改造、互联互通及生产制造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打造日用容器玻璃行业的数字化灯塔工厂。展会期间,西门子以其德国之外首家数字化工厂SEWC为例,重点展示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如何在产品质量、排产交货、生产效率三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基于西门子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SEWC可以实时收集质量数据并形成可视化报告,通过数据智能分析定位质量潜在提升点,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客户的闭环质量管理,从而提高质量水平。西门子智能排产系统Preactor APS可提前对生产资源进行规划和准备,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进行排产的自动调整和优化。针对紧急订单和生产异常等情况,实现快速反应和调整,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西门子全面展示了SEWC通过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在实现产线设计优化、设备入场前的虚拟调试和机器人离线编程,以及如何在混线生产中持续提升生产效率的实践。本次展会上,西门子新成立的专注于物联网服务业务的西门子Advanta也首次亮相工博会,重点展出了其覆盖从战略规划到项目落地的全流程、从研发生产到运营销售的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服务。此外,西门子全新一代SIMOTICS HV C高压紧凑型风冷电机首次亮相。该系列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效、高启动性能、低噪音、低振动、高可靠性、安装接线灵活和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有助于工业客户在降低运行能耗的同时大幅提高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并实现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与此同时,西门子展示了由SIMATIC WinCC Unified可视化软件及新一代HMI面板SIMATIC HMI Unified 精智面板组成的、基于Web的全新工业操作控制和监控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可为用户提供针对HMI和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应用解决方案,未来还将涵盖工业边缘计算、云技术和增强现实等应用场景。全面迭代升级的西门子智能配电解决方案,从MindPower2.0智能配电管理云平台,到本地部署的能源管理软件Powermanager V4.0,以及各类智能元器件,如:PAC 1020/3120/3220 系列测量仪表,为用户打造更加智能、高效、可灵活定制的数字化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实现从硬件、边缘计算软件到云服务的全覆盖。展会期间,西门子与大峘集团有限公司、盐城市电子设备厂有限公司、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署协议,将基于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西门子预测性维护系统SiePA,进一步加速前沿技术在工业场景下的落地。此外,西门子还与上海盛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新泓水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兆亿智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西门子先进的数字化企业平台,进一步推动机械制造、水务、制药等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来源:数控机床市场
驼驮网
2020-09-17
为什么说疫情加速了自动化行业的发展?
为什么说疫情加速了自动化行业的发展?
新冠疫情肆虐至今,让人生产、生活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加速了一些行业的转型,自动化行业就是其中之一。一项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在45个国家、地区中,约50%的受访者表示,要加强企业积极为危机后的世界做准备,正在加速对企业自动化转型的投入。图来源于网络自动化有助于产业链重塑自动化程度越高,受疫情等外界风险影响的程度越低。因此,资本逐利和避险的本能会让企业家们重视自动化的推进,这样既在全球产业链调整中降低人工成本,也为下一场流行病可能带来的危机做准备。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避险将一些战略性产业供应链重新布局回本土时,机器比这些国家的人工更具成本优势,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让制造业回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认为,此次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制造业,多是用人工较多和传统企业,“疫情客观上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自动化发展的深度和强度”。她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业将让运营变得快速、灵活和低成本。从欧美劳动力成本来看,要调整产业链条,只有自动化才能实现本地化和区域化。减少接触,加速机器替代人的进程疫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减少接触的意识,对于销售业及服务业等需要人与人接触的行业来说,消费者将倾向于选择自动化服务以减少面对面的接触,一些服务业可能会加速推进机器替代人的进程。自动化在发展深度外,应用广度也会不断增加。由此可见,这将催生更多的机器人快递员、餐厅机器人服务员,医疗领域的自动化也会加速。未来医院的一台手术,餐厅的一次点餐,快递送货的一次服务等等,都可能体现自动化的元素。事实上,在中国疫情期间,医疗机器人、社交机器人和快递机器人等各种智能机器人就已“大显身手”,比如给医院配送医疗物资,为隔离酒店里的客人递送食物,在公共场所自动测温和消杀等,解决了疫情期间因需保持“社交距离”带来的问题。正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医院看护新冠肺炎病人的“机器人护士汤米”,英国小镇米尔顿·凯恩斯的轮式送货机器人,北京某火锅品牌推出的无洗菜工、无配菜员、无传菜员的“无人餐厅”都已经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囊括自动化领域的“新基建”也将在中国成为投资热点。格拉斯哥思克莱德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学者杨尔辅博士认为,疫情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将成为今后机器人自动化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杨尔辅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开展利用移动机器人技术开发无人自主购物车的研究,以加速购物自动化,减少商场环境下的疾病传播。自动化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机器替代人、自动化生产替代手工生产,这一进程自动化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一直以来都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被机器替代的焦虑。使作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地,英国19世纪初就发生了反抗工业化的“卢德运动”。《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卡尔·弗雷最近提出,从近代历史看,每一次经济大萧条都会加深人们对自动化的焦虑,比如二战前的机器大工业发展时期西方社会的普遍焦虑。弗雷认为,“后疫情时代”,那些高端工作不仅难以被机器替代,也更不容易受疫情影响,而更多低收入工作将在自动化进程中消失,人们被机器淘汰的焦虑会更加严重。此次疫情虽然也对中国整体制造业造成严重损失,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加速了企业的自动化转型发展,提前让各企业意识到自动化转型的必要性。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对自动化转型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虽然我们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才刚刚开始起步,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自动化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必将成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更多精彩内容推荐阅读:>>大数据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强大助力>>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发布“511”生态伙伴计划>>新发展格局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传动网
2020-09-15
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发布“511”生态伙伴计划
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发布“511”生态伙伴计划
9月10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同时发布“511”生态计划,未来将聚焦工业制造研、产、供、销、服5大环节,携手1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行业解决方案。腾讯云企业业务负责人蔡毅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依赖。同时,在官方政策加持下,工业云底座产品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需求越来越高。三大赛道首次披露: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数字化、工业AI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助手,随着新基建布局的加速,去年腾讯云就发挥自身的产品、技术优势,与生态合作伙伴打造了适用于制造领域的WeMake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夯实核心竞争力,推动数字化升级。具体来说,WeMake为企业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业务流程,并根据不同细分行业的业务特点和应用场景的需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腾讯云的工业能力底座结合行业Know-How,能够快速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在会上,腾讯云还首次完整披露了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方向和实践经验,一是助力区域产业数字化,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数字化能力;二是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品方案;三是推出大数据与AI的工业场景创新方案。数据显示,腾讯云在全国已经落地八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国内云厂商中覆盖范围最广,增速最快,平台依托腾讯云的技术积累和解决方案能力,构建了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具有行业属性的业务和能力,打通从“生产第一线”到“企业决策者”的全链条通路。同时,通过聚合腾讯工业互联网领域生态企业及优质合作资源,地方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将助力各地市加快打造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制造业转型服务能力,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腾讯云在满足企业内部集约化管理服务需求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后市场智慧化运营解决方案。今年4月,腾讯云就助力玲珑轮胎搭建智慧营销云平台,通过平台信息收集、触达、链接等能力,实现上下游订单、库存、服务数字一体化,更高效地触达用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玲珑轮胎搭建智慧工业后市场云平台。目前智慧营销云平台已经覆盖玲珑轮胎全国300家核心经销商,加盟门店达到15000家,销量增速超过50%。在工业AI领域,腾讯云打造了从NLP、语音、视觉,到博弈和机器人的全栈AI能力,深入到工业制造领域,面向工业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数字工厂、智能生产管理、设备智能和智慧营销等一整套工业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在空客、商飞和华星光电等企业已经实现成功交付和落地。“511”生态伙伴计划:5大环节、100家合作伙伴、1000个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需要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生态之间进行高效协作和数据连通,才能实现产业的整体提升”,腾讯云智能制造总经理梁定安表示。腾讯云在智能制造领域标杆案例的不断落地,也得益于合作伙伴的支持。在工业互联网场景,腾讯云提供了强大的工业能力底座,构建出面向数据智能、物联网、工业AI、5G、协同办公等中台能力。同时,通过千帆计划、SaaS加速器、青藤大学等资源,与生态伙伴共同打造面向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实用且好用的服务与应用。现场,腾讯云还宣布将打造“强平台,富生态” 的WeMake生态联盟,对外发布“511”生态伙伴计划,聚焦工业制造“研、产、供、销、服”5大环节,携手1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是推进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加持下,腾讯云将与更多生态合作伙伴携手,打造智能制造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0-09-11
工业以太网助力运动控制数字化转型
工业以太网助力运动控制数字化转型
在今天,生活正在发生巨变,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自我个性,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在线学习、消费娱乐,商务洽谈等不同任务。每一种改变的背后都能看到数字化技术的身影,数字化使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数字化解决方案使提高生产柔性与生产力,使未来工业能够提供更多潜能。数字化正在推动工业领域的巨变。数字化是提高竞争力和创造新机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最有效手段。在未来的数十年中数字化将帮助我们在许多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并将继续在各行各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希望通过“十三五”规划来抓住这一机遇,致力于将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依靠以数字化创新来实现自我升级,在全球范围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智能工厂有两个部分组成,一种是装备的智能化,叫做看得见的智能化。比如数控机床、机器人、立体仓库、忙碌而有序的AGV小车。还有一种是看不见的智能化,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流动,把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在数字化升级改造中这两部分是惺惺相惜,相互依托的关系。企业在制定升级方案的时候应统筹规划,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自动化产品比如各种类型的驱动电机来实现设备、流水线的自动化运行,更要注重数据通讯的准确性、低延时、可延伸、便于扩展。随着以太网通信技术的提升,组网价格变得低廉、通信协议兼容性良好、联网技术一体化的工业以太网得到推广。2020年5月29日,工业通讯和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的独立供应商HMSNetworks发布了2020年度全球工业网络市场分析报告。该分析主要针对全球工厂自动化的新安装节点数,估计了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无线的市场份额及发展趋势。该分析报告显示,从新安装节点来看,工业以太网的市场份额增加到64%(去年为59%),而现场总线的市场份额下降到30%(去年为35%),无线技术的市场份额保持在6%不变。工业以太网持续推动工厂的工业互联,全球份额排名前三分别为:EtherNet/IP、PROFINET和EtherCAT。更多精彩内容推荐阅读:>>新发展格局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发展>>未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成熟发展需解决三大难题
驼驮网
2020-09-07
恭喜您,询价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关闭